第一起事件发生在2008年12月17日。当时,中交集团的“振华四号”运输船正通过亚丁湾公海。这艘船载重6万吨,刚刚从苏丹卸货,正返回上海。当天下午,船员发现两艘快艇逼近,7个海盗身携火箭筒和机枪,气氛立刻变得紧张起来。
“振华四号”作为一艘运输船,并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,而且船体设计也有弱点——中间甲板离海面很近,方便装货,但也让海盗爬上船变得更容易。海盗迅速抓住这一点,利用钩索爬上船,并朝船员开火。船员紧急撤入生活舱,将门锁住,并通过卫星电话请求援助。
为了拖延时间,船员们拼尽全力应对。他们用高压水枪对准海盗,不断将他们冲回去;还制作了燃烧瓶,点燃后投向甲板,浓烟和火光逼得海盗只能退到船边。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对峙,海盗看到无法从中获得什么好处,提出用赎金换取和平。
在这关键时刻,国际海军的支援赶到,马来西亚军舰迅速赶来支援,最终一艘海盗快艇被击沉,剩余海盗见形势不妙,纷纷弃船逃跑。最终,“振华四号”安全脱险,船员无人受伤。这次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,甚至《华盛顿邮报》专门评论,称这是中国首次参与国际联合行动,意义深远。海盗因此意识到,中国船只的安全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。
玉林号救援行动
第二起事件发生在2017年4月8日。当时,中国海军“玉林号”护卫舰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,突然接到求救信号。原来,一艘图瓦卢籍货轮“OS35”号在也门附近遭遇海盗袭击,19名菲律宾船员被困在船舱内,情况危急。
“玉林号”迅速启动,全速赶往事发地点。到达现场后,舰上的观察员发现,海盗已经围住了货轮,几艘快艇在周围盘旋,海盗在甲板上晃动,手中拿着枪支。“玉林号”立即进入战斗状态,舰上的主炮对准海盗快艇开火,舰载直升机也迅速起飞,开始用机枪压制海盗。
次日清晨,中国海军特种兵乘坐小艇登上货轮,经过仔细搜查,成功抓获3名海盗,其中包括一名知名头目,其余海盗见情况不利,纷纷逃跑。所有19名船员成功获救,货轮也得以安全护送到指定地点。
此次行动的快速而精准,不仅成功解救了外国船员,也狠狠打击了海盗的气焰。许多国际媒体称赞中国海军反应迅速、效率高,认为这一行动为全球航运安全打了强心针,进一步树立了中国海军在国际上的威慑力。
中国海军的长期护航行动
除了这两起事件外,中国海军自2008年12月26日开始,就派遣舰队赴亚丁湾进行常态化护航。至今,已派出44批次舰队,护送了数千艘中外船只。每次护航行动中,中国海军都会派遣至少两艘主力战舰和一艘补给舰,舰艇类型包括驱逐舰和护卫舰,装备了现代化的武器系统和侦察设备。
中国海军的护航任务,不仅限于保护中国船只的安全,还包括为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护送人道主义物资。中国海军与其他国家海军的合作,也使得亚丁湾的安全形势得到进一步稳定。索马里驻华大使曾表示,中国海军在亚丁湾非常受欢迎,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和平力量的责任感。
多年来,中国海军通过这些实际行动积累了大量的远洋经验。每次护航编队的轮换周期一般为三个月,舰艇和人员的配合日趋默契。诸如2015年从也门撤侨和2014年协助寻找马航MH370等行动,都是在亚丁湾护航经验的基础上得以顺利开展的。
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挑战
自“振华四号”事件后,海盗对中国船只的袭击大幅减少。2008年底,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打击索马里海盗老巢的决议,给予了海盗沉重一击。同时,中国海军的护航行动也进一步强化了对海盗的震慑力。到2023年5月,已有数千艘船只在中国海军的护航下安全通过,60多艘遭遇困境的船只被成功救援。如今,在亚丁湾航行的中国船只,几乎没有海盗敢轻易下手。
2017年“玉林号”事件后,海盗的胆子更加收敛。这次救援不仅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力量,也反映出国际合作的效果。国际海事局的数据显示,2011年索马里海盗袭击事件最多时曾有160起,而到2013年,仅剩9起,且没有一艘船成功被劫持。这一变化,得益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共同努力。
然而,海盗问题并未彻底消除。2024年12月,一艘中国渔船在索马里邦特兰海域被劫,七周后才被释放。这表明,尽管亚丁湾的航运安全有所改善,索马里局势仍然动荡不安,国际社会仍需共同努力。
结语:展示大国担当
“振华四号”和“玉林号”两起事件生动展示了中国在海上安全方面的硬实力。中国海军不仅保护了自家船只,也为全球航运安全贡献了力量,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。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,以及国际合作的进一步深化,亚丁湾的安全局势有望得到更长久的稳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