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友分享二:
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,人们日常的吃喝拉撒都离不开水,企业生产也离不开水。并且在农村的农业生产更是离开了水,农作物根本就不能种植和生长。可以说地球之所以人类能生存,水是最大的保障。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就是伴随着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而发展壮大的,从而创造了辉煌的人类历史。当然,人类的发展历史也是伴随着与水做斗争的历史,我国远古时期的大禹治水,后来的都江堰、京杭大运河,到现代的葛洲坝大坝、三峡大坝、南水北调工程,这些无不是我国从古到今与水相伴相随的有力手段。
在没有自来水之前,井水就成为了人们用水的来源。在农村的井水其实是有一个发展的历史。
第一种是那种露天的,直接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挖一个很大的水凼子,也有的水井直接修在水塘中间,圆形的为主,四周用石头垒砌,表层用水泥粗搓毛沙,再在进口处修理一个能挑水挖水的平台,就是这样简陋的露天大的水井,在我国历史长河中,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,为了我国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用水。我们湾就有一口比较大的露天水井,远离住宅区,在田畈地势比较低的地方,周围有四季不断流的水库地下水,也就是说,水井周围的田都是烂泥田,常年有水,干涸不了,这就有力的保证了水井周围的地下水的水位,保证了水井不干涸。我们在没有开通自来水之前,我们湾的吃的水都是每家每户去水井了用水桶挑的,那种红色的大圆水桶,两桶水有上百斤吧,用水量大的家庭,早晚各挑一旦,像我们家每天只需要在傍晚的时候去挑一旦就可以了,说来惭愧,从始至终,我都没有帮爸爸挑一次,一个我当时年龄还小,挑不动,还有个原因,水井很深,怕有什么不测。那个时候我很喜欢跟着爸爸一起去挑水,那个时间点挑水的人很多,到了水井边还要排队,爸爸就放下水桶,和周围的人抽烟拉家常,很温馨的局面。现在这口井依然还在,水依然还是那么清,井还是那么深,但是已经很少看到有人去挑水了,因为现在每家每户自来水入户了。
第二种水井就是有的家庭为了方便,不去大的水井挑水,就在自家院落里打个手摇的水井,这种水井要根据每家地势的高低挖井的深度也不一样,有的几十米,有的几米,这种井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比较流行。这种井的水,冬暖夏凉,很清澈,有种淡淡的甜味,这种水比较第一种露天大水井的水干净些。并且记得在农忙的时候,天气特别热,大家出去干活的话,都是用开水瓶直接装上压上来的水,带到田畈里去,渴了就直接打开开水瓶盖,到处清凉的水,直接喝,想想在那种情形,有什么比这凉凉的井水更能解渴了。这种自家的井水伴随着我农村的童年,就是到现在家里还是有习惯用井水洗菜、洗碗、浇自家小菜园。
现在的农村无外乎就这两种水井,自从国家大力支持自来水进村之后,每家每户都安装上了自来水,日常生活水平有所提高。但是自来水毕竟经过过层层过滤,消过毒,虽然水比较安全,但是如果自来水的水源没有控制好污染,那自来水的水质不见得比井水好,并且说实话,自来水的泥沙含量我觉得比这家井水高,有时候看到自来水黄黄的,水壶用长了,底部就有层黄黄的水垢,而自家的井水不是说没有水垢,会少很多。
至于说那个水好,我是这么认为的,井水在人类有相当长的使用历史,地位不可磨灭,而自来水是历史的一大进步,更加方便了居民的生活,提高了生活质量。农村相当部分有自家水井的家庭,目前是水井和自来水同时用,只是两者方式的用途不一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